还记得之前报道的26名青少年摄影师吗?
8月4日上午,2025 WYC未来网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“自然少年团”训练营的营员们,来到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山脉脚下。他们用独特的视角,揭开了阴山的“盲盒盖”!快来看看他们的镜头,都拆出了什么“宝贝”吧!
奚志农老师指导营员拍摄
营员们架起相机,拍摄岩画
“隐藏款”:刻在石头上的“朋友圈”!
在蒙语中,“达兰喀喇”代表着阴山,意思是“七十个黑山头”。而在这些山头中,最大的惊喜当然是阴山岩画!阴山岩画是什么?几千年来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将自己看到的动物、生活中的场景、膜拜的对象等,刻在岩石上,可以说是古人的“朋友圈”。
朱浩林摄影作品
张一楠摄影作品
小摄影师们像寻宝一样,在岩石上仔细搜寻。来自北京的朱浩林率先发现了刻在石头上的小兔子,他赶快招呼身边的小伙伴按下快门。来自上海的张一楠则发现了一组有圆圈、方框等形状组成的岩画,他说这组岩画像极了红绿灯。同样来自北京的周子玉有不同的看法,“我看这应该是一面旗帜。”小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着这些冰冷的线条,仿佛能穿越时空,看到远古热闹的生活场景。石头,真的会“说话”讲故事!
“飞行专家”上线! 岩石缝里上演“温情剧场”
王思博摄影作品
在寻找阴山岩画的时候,来自新疆的王思博突然听到头顶传来几声微弱的鸟叫声。“山里有鸟!”他感到格外惊喜,快速向后退了几步,将镜头对准了高高的岩石缝隙,成功捕捉到一窝嗷嗷待哺的雏鸟。画面中,雏鸟们张大嘴巴急切呼唤,而鸟妈妈正展翅飞离巢穴,外出觅食,生动展现了自然界中的温情瞬间。
石头底下的“昆虫世界”丁子善摄影作品
来自云南的丁子善是个勇敢的“翻石头专家”!他轻轻翻开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,底下竟然是一个神秘的小天地!一只威风凛凛的小蝎子赫然出现在镜头里,它举着两只小小的“钳子”(其实是螯肢),尾巴高高翘起,好像在说:“嘿!谁打扰了我的秘密基地?”这个小小的“地下居民”,让小摄影师们大开眼界,原来石头底下藏着这么酷的“微型王国”!
大自然的“神奇画布”与“艺术课”!
小摄影师们的眼睛可厉害了!他们不只是拍照片,还在上大自然的“艺术课”:
张宸睿摄影作品
看“颜色”:阳光洒在古老的岩画上,金色、棕色、暗红色交织,像一幅天然的油画。
孙晓东老师指导下拍摄的微距摄影作品
摸“质感”:岩石表面坑坑洼洼,有的像老树的皮,有的像巨人的皮肤,粗糙又充满力量感;阴山山脉还生长着顽强的植物。
找“形状”:奇形怪状的山石像大象?像城堡?还是像一艘外星飞船?全靠想象力!
寻“生命”:不起眼的小草在石缝中顽强生长,忙碌的小蚂蚁在“山间小路”(其实是岩石沟壑)上奔波……生命无处不在!
王梓睿鑫摄影作品
为什么特别?蚂蚁视角!
这次探险有个秘密武器——“蚂蚁视角”!孙晓东老师教大家:“蹲下来,钻到草丛里、岩石缝,想象自己变得跟蚂蚁一样小!”换个角度看世界,平凡的地方也能发现惊喜!
收获宝藏!
这一天的阴山探险,小摄影师们带回来的可不止是照片。他们带回了:远古的故事——神奇的岩画;生命的感动——嗷嗷待哺的小鸟和负责任的鸟妈妈;以及最最勇敢的自己!
作者:杨婧 李杨 编辑:侯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