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吴艳妮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十五运会”)女子100米栏决赛后直言“今天给自己打0分”时,她的眼泪诉说着遗憾与不甘,也藏着四年备战的艰辛付出。12秒85,亚军——在她眼中,这是一个需要打0分的结果。
但我们想说:吴艳妮,请放下那个0分的标尺,我们给你打99分!
少的那1分,从不是对你实力的否定,只因你太苛责自己;而99分,是对你一路走来所有努力的礼赞。
“0分”的背后,站立着一个追求完美的灵魂。那个曾誓言“十五运会100米栏金牌志在必得”的吴艳妮,那个志在打破自己保持的12秒74全国纪录的运动员,自然难以接受这份似乎不完美的结果。
然而,体育精神的真谛从来不只通过金牌来诠释,更在于人类不断挑战自我、超越自我。纵观吴艳妮的2025年——从打破尘封11年的女子室内60米栏全国纪录,到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夺冠,再到东京田径世锦赛的历练,直至十五运会的赛场—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未停止奔跑的“战士”。
她只看到了12秒85与金牌失之交臂,却忘记了自己如何一次次跨越栏杆、一次次突破自我。她说“这四年备战全运会太难了,经历了一些事情”——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,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坚持?
给她99分,是因为我们看见了那个在东京田径世锦赛止步预赛后,依然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中以12秒90强势回归的吴艳妮;看见了那个尽管与金牌擦肩而过,却始终在赛道上展现拼搏精神的运动员;更看见了那个在极度失望后,依然说出“先好好备战明年的亚运会”的专业选手。
吴艳妮的“0分”自评,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社会中“唯金牌论”的扭曲价值观。然而,竞技体育的残酷不该抹杀努力的价值,最后一刻的胜负不应定义整个奋斗过程的意义。其实,早在2015年,国家体育总局就已作出“在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中取消金牌榜、奖牌榜和总分榜排名”的重要决策,旨在淡化“唯金牌论”的功利观念。这也提醒吴艳妮和我们每一个人,每一份努力都应被看见,每一次拼搏都值得被尊重。
其实,很多人喜欢吴艳妮,恰恰在于她不愿被任何单一标准定义。她自信甚至有些张扬,她爱美且不吝展示——这些特质曾让她身处舆论漩涡,却也打破了人们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,为田径赛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关注度。
接下来,希望吴艳妮能够如愿好好休息、调整自己。或许,当吴艳妮能够坦然地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动,而不仅仅为奖牌的颜色而落泪;当她能发自内心地认为“我已拼尽全力,这份努力本身就值得满分赞誉”——那时,她便为自己补上了那象征性的最后1分。也或许那时,她早已不被分数束缚。(魏平)
编辑:郭超
